花旦在厅堂里描眉,琵琶、洞箫悠悠传声,鼓师以脚控音、来了一段压脚鼓绝技,《陈三五娘》传说的女主人公“黄五娘”,忙着为观众煮咖啡……6月20日,梨园戏《陈三五娘》在苏州开明大戏院上演,戏院俨然被架构成一处如梦似幻的“梨园戏空间”,交织着传统与现代,交融着经典与潮流。
黄五娘冲咖啡。苏萱供图
据了解,梨园戏《陈三五娘》是“登临计划”——首届中国戏剧经典保留剧目展演季的第七个展演剧目,该剧由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陈珞、林秋韩、许幼娟等优秀青年演员领衔主演。此次演出不仅是闽南传统戏曲与江南文化的邂逅,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梨园戏在苏州的一次重磅亮相。
“陈三五娘”是一个广泛流传于闽南文化圈的美丽传说,始于历史故事,后来演化为戏曲,戏曲故事又使民间传说更富有传奇色彩。梨园戏,发源于宋元泉州,距今已有九百年的悠久历史,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,被学术界誉为“宋元南戏活化石”。梨园戏《陈三五娘》是1953年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(原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)成立后,抢救整理的第一部传统戏。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(原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)同时也是梨园戏硕果仅存的“天下第一团”。
展开剩余59%梨园戏花旦化妆。苏萱供图
《陈三五娘》讲述了泉州才子陈三与潮州佳人黄五娘突破门第桎梏的爱情传奇,是一段家喻户晓的闽南爱情佳话:南宋时,泉州才子陈三途经潮州,于元宵灯市邂逅佳人黄五娘,两人一见倾心。陈三从广南返回潮州,骑马经过绣楼,五娘抛下荔枝手帕,暗示情意。陈三乔装磨镜师傅,故意打破宝镜,卖身入黄家为奴赔镜,追求五娘。两人几经“梳妆”“留伞”周折,终于在“绣孤鸾”中互表情意,订下荔镜姻盟。不料,劣绅林大催亲紧迫,两人与婢女益春连夜奔回泉州,有情人终成眷属。
梨园戏《陈三五娘》演出现场。苏萱供图
当闽南的荔枝香飘过武夷山脉,当唐宋古乐的宫商角徵羽回荡在平江河畔,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在苏州上演。梨园戏《陈三五娘》典雅的文辞、优美的曲调,令苏州观众听得如痴如醉。它用闽南语泉州腔唱念,保留了源自晋唐宋的中原“河洛语”,音韵十分动听。其中《睇灯》《投荔》《磨镜》等经典折子戏,将闽南地区、潮汕地区特有的元宵灯俗、荔枝文化、手工艺传统融入叙事,构成一幅生动的闽越风情画卷,以“戏俗一体”的活态传承模式,实现了从地方爱情传说向人类共享文化遗产的升华。
据悉,“登临计划”——首届中国戏剧经典保留剧目展演季由中国戏剧家协会、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、江苏省文联联合主办,自4月底启动以来,已将音乐剧《赵氏孤儿》、昆剧青春版《牡丹亭》精华本、舞剧《牡丹亭》、潮剧《益春》、豫剧《程婴救孤》、京剧《白蛇传》等剧目带到苏城,让市民及游客共赏经典的魅力。
(编辑:晚秋)
发布于:江苏省宜人配资-股票加杠杆具体步骤-专业的股票配资门户网-股票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